来源:环球科学
2025 PN7 的轨道始终与地球保持相当接近。(图片来源:NASA/JPL)
1991年11月6日,美国太空监测计划(Spacewatch Project)监测到的近地天体(near earth objects)1991 VG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猜测和争议。
1991 VG(图片来源:OlivierHainaut - CC BY-SA 4.0)
1991 VG的运行轨道和地球几乎一致,仿佛潜伏在地球周围,悄悄地观察着我们。在首次被观察到一个月后,它与地球近距离相遇,距离仅约0.0031天文单位,次日又与月球近距离相遇;随后若隐若现,科学家只能偶尔观察到它。
1992年4月之后科学家就再也没有观测到过1991 VG,直到2017年5月30日,天文学家使用甚大望远镜又再次观察到了它。
在这二十余年间,科学家对这个天体的真实身份有着众多猜测。有人认为,它是人造的;还有不少人认为,它可能是来自外星的太空探测器,正在秘密监视着地球。
但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和分析表明,1991 VG应该是宇宙中自然形成的物体,并非来源于人类或外星人。实际上,许多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都与地球相似,而1991 VG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些小行星中,有一类十分特殊,从地球上看,它们好像和月亮一样,绕着我们旋转。但它们并不是地球真正意义上的卫星,因为它们并不像月亮那般受地球引力束缚。它们实际上仍然在绕着太阳旋转,只是与地球保持着几乎相同周期的共振轨道(resonance orbit),总是在地球附近徘徊,因此运动轨迹很像地球的卫星。这类小行星叫做“类卫星”(quasimoon)。
类卫星轨道图示(图片来源:Dlrohrer2003 - CC0)
类卫星与地球几乎走在同一条太阳轨道上,时而领先,时而落后,有时还会画出奇特的环形轨迹。它们并不会永远陪着地球,在一段时间后,它们最终会离开“类卫星”的状态,漂向新的轨道。
此前,记录在案的现存地球类卫星共有7颗,但1个月前,科学家又观察到了第8颗——2025 PN7。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类卫星,长度可能才约16米。相关研究几周前发表在了《美国天文学会研究笔记》(Research Notes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科学家回顾过往数据,发现2014年就曾有过2025 PN7的观察记录。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约60年前,2025 PN7就开始以类卫星的身份伴着地球舞动了。模拟显示,它总共会在地球轨道上停留126年,并可能于2083年离开地球轨道,失去短暂的类卫星身份。
其它共轨小行星
类卫星属于地球共轨小行星(earth co-orbital asteroids)的一种,这类小行星会与地球保持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公转周期。除了类卫星外,常见的例子还有特洛伊型小行星(Trojan asteroid),这类小行星始终在拉格朗日点附近运动。另一类则是拥有马蹄形轨道(horseshoe orbit)的小行星。这类天体会慢慢接近地球,在绕道另一侧,整个运动轨迹就像一个马蹄的形状。
马蹄形轨道示例(图片来源:By Phoenix7777 - Own workData source: HORIZONS System, JPL, NASA, CC BY-SA 4.0)
虽然类卫星并不是地球真正的卫星,但有时候地球引力确实有可能捕获一些体积极小的小行星,使它们短暂地成为“地球的第二个月亮”,但这些“迷你月球”(mini-moon)只会停留很短时间。例如,2006RH120是一颗直径约为2~3米的小行星,在2006~2007年间被地球短暂捕获,随后逃逸回太阳轨道。另一颗名为2020 CD3的小行星宽约1~2米,于2018年至2020年初在地球周围环绕运行。还有就是去年的2024 PT5,在约两个月的时间里短暂地成为了地球的卫星。平均而言,“迷你月球”存在期不足一年,最终会远离地球,但也可能撞击地球,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体积微小,足以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不对地球造成威胁。
此外,天文学家还提出,地球周围可能存在“幽灵月球”(ghost moon),最早的记录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而2018年的一项研究或许初步证实了它的存在。“幽灵月球”并非实体天体,而是与地球共轨、位于拉格朗日点L4和L5附近的弥散尘埃云,也叫“科纳莱夫斯基云”(Kordylewski cloud)。不过,其存在至今仍存在争议。
地月系统拉格朗日点示意图。科纳莱夫斯基云存在于 L4和L5区域。(图片来源:Public Domain)
不止地球有
地球并非唯一拥有共轨小行星的天体。其他行星乃至矮行星也存在类卫星。例如金星就有一颗已知的类卫星:小行星2002 VE68。 这颗直径160米的天体是人类发现的首个类卫星(约2002年),其绕日轨道始终保持在金星附近 。海王星也有一个类卫星:2007 RW10。 模拟显示该小行星已作为海王星的类卫星运行约12500年,并将持续此状态12500年 。小行星带中的矮行星谷神星也被认为拥有一个共轨伴星(76146)2000 EU16。
在太阳系外层区域,15810 Arawn在冥卫一的影响下成为冥王星的类卫星。科学家推测木星与土星也可能存在类卫星,但尚未发现长期稳定的案例。 模拟显示木星轨道附近可能存在稳定的类卫星;小行星2015 OL106偶尔会成为木星类卫星。简言之,共轨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普遍存在,许多行星都拥有“邻近”小行星,它们有时会作为类卫星出现。
它们很重要
类卫星对科学研究有着独特价值。它们的轨道与成分能提供关于太阳系历史的线索。例如,一些类卫星或“迷你月亮”可能是月球的碎片。研究它们有助于揭示远古撞击和行星演化的故事。近期对小行星2024 PT5的研究发现其富含类月矿物,暗示其起源于月球。
类卫星也是理想的探索目标。它们比大多数小行星更靠近地球,抵达所需燃料更少。今年天问二号前往采样的2016 HO₃正好也是一颗类卫星,直径 40~100 米,是目前地球最稳定的类卫星。它保持在地月距离的38到100倍之间。一些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月球在远古撞击中被抛出的碎片。天问二号采回的样本,也是人类首次从类卫星带回的样本。
在目前已知的地球类卫星中,有些相对稳定,但另一些可能稍纵即逝,只能维持几十年的稳定。比如,2025 PN7已经悄悄陪伴了地球约60年才被我们发现,而它未来还能陪伴的时间,却或许也仅剩约60年。所以,如果我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可得抓紧时间了。
地球几颗类卫星相对于地球的相对平均经度λ r的时间演变,时间原点为今年5月分。(de la Fuente Marcos C. and de la Fuente Marcos R, 2025)
参考链接: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2515-5172/ae028f#rnaasae028ffn1
https://www.minorplanetcenter.net/mpec/K25/K25QN2.html
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473/3/2939/4265379
https://www.planetary.org/articles/the-quasi-moons-of-earth#:~:text=It%E2%80%99s%20like%20a%20gravitational%20sleight,we%20do%20around%20the%20Sun
https://earthsky.org/space/earth-quasi-moon-2025-pn7/#:~:text=Haleakala%20in%20Hawaii%20first%20spotted,moon%20status
https://www.nasa.gov/solar-system/asteroids/study-finds-earths-small-asteroid-visitor-likely-chunk-of-moon-rock/#:~:text=The%20discovery%20of%202024%20PT5,for%20scientists%20studying%20the%20Moon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bet-you-didnt-know-about-earths-second-moon-180954455/#:~:text=and%20the%20Moon%20had%20a,its%20orbit%20mapped%20in%201997
https://www.nytimes.com/2025/09/19/science/earth-quasi-moon-asteroid.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uasi-satellite#Eart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arth_troj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3753_Cruithn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orbital_configuration#Earth_co-orbital_asteroid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24_PT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ordylewski_cloud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mwywjUy0aiju9MDFXl6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