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76年浴血荣光,76年砥砺前行。一路劈波斩浪,勇闯大洋;一路步履铿锵,驶向深蓝。4月22日,山东省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重点实验室师生17人抵达青岛港三号码头,参观停泊于此的北部战区舰艇。
在海军讲解员的指引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可可西里海舰。作为一艘补给舰,可可西里海舰长170余米,宽25米,最大排水量20000余吨,具有两舷三向四站同时补给能力,可通过横向、纵向、垂直和并靠等多种方式对舰艇编队实施油料、淡水、食品、弹药等物资补给作业。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唐山舰。唐山舰作为导弹驱逐舰,具有极强的火力打击能力,具有垂直发射系统、舰炮、近防炮、反潜武器等多种武器装备,同时还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和雷达系统,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有效作战。它既是国家综合工业实力与科技创新的体现,也是中国走向深蓝的战略支点,为未来更复杂的远洋任务和大国博弈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最后,我们参观了日照舰。它是一艘多用途的导弹护卫舰,舰长134米,宽16米,最大排水量4000余吨。具有对岸、对海、对空、反潜等多方面的作战能力,具有较强的警戒探测和综合作战能力。

本次参观给实验室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海军装备,沉浸式学习海军文化,了解国防、走近国防,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海军。
2023级硕士研究生庞庆浩:“今天我们实验室有幸参观了中国海军的西西里湖舰、唐山舰和日照舰,感觉真是既震撼又骄傲!作为一名学生,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海军军舰,真的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西西里湖舰是供给舰,像是舰队的“移动仓库”,保障其他舰艇的补给需求,特别稳重可靠。唐山舰作为052D导弹驱逐舰,科技感爆棚,在先进的雷达和导弹系统加持下,它的战斗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站在甲板上我都忍不住想象它乘风破浪的画面!日照舰虽然是护卫舰,个头不算最大,但灵活又全能,感觉就像海军里的“多面手”。整个参观过程,海军官兵们都特别热情,耐心给我们讲解舰艇的功能和他们的日常,感觉他们不仅专业,还特别有责任感。站在舰艇上,迎着海风,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海军的担当。这次参观让我对国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去看看咱们的海军风采!”
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冰川:“今日有幸登上现代化海军军舰,目睹钢铁巨舰劈波斩浪的雄姿,内心澎湃不已。舰体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冽锋芒,甲板上精密雷达与导弹系统如利剑出鞘,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国军工科技的腾飞。曾几何时,我们只能用"舢板"对抗坚船利炮;如今,从航母到万吨驱逐舰,从电磁弹射到全电推进技术,"中国智造"的印记让世界惊叹——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科技觉醒。登舰远眺,官兵们坚毅的目光与信息化作战系统交相辉映。触摸着国产相控阵雷达的金属质感,仿佛触摸到民族工业跃迁的脉搏。当讲解员提到某型导弹拦截精度已达世界顶尖水平时,甲板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里,是14亿人对"强军梦"的共鸣:没有强大的国防科技,何来山河无恙的底气?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扑面而来,我却嗅到了幸福的味道。这钢铁长城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焚膏继晷的求索,是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打磨,更是综合国力厚积薄发的必然。科技强则军强,军强则国安,国安则民富。当我们从容操控着北斗导航刷短视频,当渔民在万里海疆安心作业,这就是科技与国力浇灌出的盛世图景。离舰时回望巍峨舰岛,霞光为它镀上金边。突然懂得:所谓大国重器,不仅是冷硬的钢铁,更是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此刻,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比脚下这片海更深沉。”
2023级硕士研究生赵庆剑:“有幸与实验室的同学们一同参加青岛海军开放日活动,登上了唐山舰、日照舰和可可西里湖舰三艘现代化军舰。走在唐山舰宽阔的甲板上,感受到我国自主研制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磅礴气势,心中油然而生自豪感。日照舰不仅配备了先进的雷达和指挥系统,其强大的火力配置也让我印象深刻:垂直发射系统、主炮、反舰导弹等多种武器装备,展现了我国海军在科技创新和综合作战能力上的显著提升。可可西里湖舰作为综合补给舰,展示了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也让我体会到一支强大海军背后默默付出的力量。作为一名学生,这次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与国家安全的紧密联系,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看到这些钢铁巨舰守护着祖国的海疆,我更加坚定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