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元丨又是一年七月半,为天堂的亲人点一盏心灯,诉一程思念!

来源:诗词天地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今天是2024年8月18日

甲辰年 七月十五 中元节


每年今日,便会想起诗人余光中的两句诗:

中秋是人间的希望,寄在碧落。

而中元,中元属于黄泉,另一度空间。



中元节融合儒释道三家精神,是中国人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它与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四大祭祖节。同时中元节又与上巳、清明、寒衣并称为四大鬼节。


鬼节并不是迷信,而是让我们停下脚步,敬畏天地、感怀先人,悲悯众生。


这一天,我们与先祖对话,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重温血溶于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亲人的追思……



01


中元节来历

在中国的文化里,随着月亮的圆缺,一年中有三次重要的圆满。

一次是元宵节,人间的灯节。

一次是中秋节,人间的团圆。

一次是七月半“中元节”,它属于另一度空间,是亡灵世界的希望。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五杂俎》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中元节,也叫盂兰节,民间更多称为鬼节或七月半,它成为了一个虔诚祭祖又表达着祈祷祝福的华夏传统节日。

在佛教中,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

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每个人都有父母,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与责任使然,中元节势必也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

一年一年的中元,一岁一岁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追思。


02


中元节习俗

  •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据说,在中元节这天,鬼门开放,已故的亲人重返人间,故人们会点一盏河灯,给其照亮回家的路,让他们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

  • 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

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

在江苏省部分地区,很多人还会在中元节当天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

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03


中元节禁忌

中元节是祭祀的重要节日,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是阴寒之气最重的一日。

甚至一些地方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说法,为了平安度过这一天,产生了许多习俗忌讳,让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吧~


  • 忌夜出门

晚上太阳下山,阳气稀少寒气滋生,天地被笼罩在黑暗中,不宜在这个时候出门。


  • 忌乱说话


语言是有能量的。所以每当小孩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家里老人都会拉着孩子连连道歉,说“童言无忌”。


中元节这天尤其不要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可以燃灯祈福,祈祷身体健康,诸事顺利等。


  • 忌乱拍肩

民间的说法,人的左右肩膀上各有一把“火焰”,拍肩膀则会将火拍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突然被拍肩膀,容易受到惊吓,惊讶击溃注意力,注意力越强,阳气越强。


04


中元节意义与祈愿


虽然中元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如今我们对中元节的重视程度日渐衰落,中元节的节日感和仪式感在被渐渐冲淡!


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保护这份追思和文化。


中元节虽称为鬼节,现代人大多对鬼神之说也有忌讳,鬼节不是迷信,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鬼节也依然有意义。


荀子曾言:“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


“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中国人来说,鬼神是敬畏,是内心原则的守护者。


很多人之所以无恶不作,就是没有一点点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多了这份敬畏,我们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善待别人。



另一方面,鬼节让我们知道自己来源,明了自己的历史。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鬼节的祭祀,是对先人的缅怀,是对祖先的纪念,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爱和尊重。


不忘历史,保持敬畏,这才是现代“鬼节”的意义所在。


在祖先的祭祀中,重拾祖先的荣耀,不忘祖先的恩泽,在祭祀追思中,自勉自强,传承家风,不堕家声。


曾经的画面浮在眼前,泪流不止,但更重要的是好好珍惜当下。


05


中元节,为天堂的亲人点一盏心灯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会经历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他断气,从生物学角度,医生宣布他死亡;


第二次是他下葬,大家来参加他的葬礼,追悼他一生,社会上宣布他死亡;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了,这时候他就真的死去了。


所以,死亡不是永远的告别,忘却才是。



中元节是一个让人思念翻涌的节日,它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个远去的亲人。”而让我们永远记得故亲的是爱!


是爱,让生者每年如一日的送去祭奠和祈祷;


是爱,让逝者每年都有时间再度重返人间。


爱,是彼此之间的联系,是生者与逝者之间的纽带。


只要我们的爱不断绝,逝去的亲人就不会离我们远去,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知道,他们一直在默默守护着我们。



一束菊花,两行热泪,心底的想念,如此的强烈!


燃一沓纸钱,点三炷青香,念一念亡魂,拜一拜祖先。


让思念随风传送,让哀伤顺水流淌。


秋意渐浓,思念如风,中元寄情,安康顺遂。



时光滚滚向前,从不会倒流,有些人,一别就是永远!


往日不可追,来日犹可期。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逝去的亲人好好活着,不负每一缕韶华,来日与他们在天上重逢时,可以为我们感到骄傲。


中元节到了,让我们点燃烛火,诚心祈祷,为故去的亲人,寄一份哀思,道一声想念,愿天堂无病无灾、四季如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yQoWegrOuHit5gRltc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