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中研究基础的写法

来源:科技写作沙龙


研究基础是申请书中最后一个说服评委的部分,因此非常重要。一方面,说明申请人能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有过完成基础科学研究经历,尤其是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经验。另一方面,说明申请人在这个领域具有前期基础,尤其是面上项目更看重基础积累的重要性,而青年基金只看申请人是否具有从事基础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即是否发表过高水平论文,对科学问题是否具有深刻认知。

研究基础不能简单罗列申请人曾经的工作和发表过的论文,而是要更具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行分类,分条,对应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总结,归纳成4~5条。把自己的发表的论文打乱,重新整理分类,说明自己在不同方面都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实验技能等。



首先写一段文字,大概300字,介绍一下申请人自己和团队的学术进展和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相当于学术简历,尤其把科研经验与申请项目进行关联。再分成条写。这些条目对应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的每一条。每条字数200~300字,1~2张图,可组图,也可以是申请人自己论文里的图。

第一,建立了xxx基础理论体系,通过申请人自己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进行总结,归纳出核心关键基础理论,把相关发表的论文,按照参考文献格式列出来,只列期刊和页码,最好不出现作者和论文名字。只要是申请团队的代表性成果即可,不一定非得一作或通讯作者。

第二,构建了xxx关键共性方法,通过申请人或申请团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专利,进行总结,归纳出申请人构建的相关核心方法。把相关支持成果,按照参考文献格式列出来,只列期刊和页码,不出现人名和论文名字。

第三,解析了xxx机理或机制通过理论计算,原位实验,在线检测等技术手段,获得了过程数据,中间态物质结构,解析了纳微尺度,分子尺度,原子尺度,电子尺度的机理或机制。列出关键模拟数据,尤其是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结果等等。

第四,解析了xxx结构的调控机制与方法,通过各种表征手段,各种调控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度的结构调控规律,解析了不同尺度结构的调控机制,研究了不同尺度对应的各种性能,建立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要利用以前的工作或成果,移花接木,借尸还魂,借刀杀人,借花献佛等手段和思路,说明申请人自己有能力,有基础干好现在申请的项目,同时很多相关相似的研究,曾经研究过,开展过,完成过类似的工作,可以借鉴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方法,核心模型,相关计算方法等等。最后,再写一段文字,总结以上基础可以满足申请人完成申请的项目,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的理论,方法,机理,模拟方面的基础。

一般而言,基金申请书中的所有部分,都是总分总的写法,先写一段帽子,主要是必要性,再分写几条,最后再总结一段文字,说明这些分写的条目内容的重要性。


【经典案例】




32期基金写作沙龙辅导班定于1月20-21日,在北京民族园叶子里酒店(北京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3幢)举办,8位科研一线,命中多项基金老师分享。



联系人:刘老师:13811904577(同微信)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ww9F1igBOaDk7UngJeg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