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伏丨出伏后,一年中最凶险的30天来啦!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来源:诗词天地

暑热未散,秋凉已至。

今天是8月25日,出伏后的第一天。三伏过去了,我们却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凶险的一段时间,一定要警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三伏过去,“秋老虎”却来了!

众所周知,秋天虽已来临,但暑热不减,昼夜温差变大,遇上“秋老虎”,我们还是要做好防暑,避免长时间日晒,

外出时做好防晒,注意补充水分,气象学上规定,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才算入秋,而北方要正式进入秋天,还要等段时间。

今天,诗词君就跟大家讲讲这出伏后最凶狠的30天,如果不好好做防范,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不可估量的风险。



01


温差变大,注意防范

出伏到秋分(8月25日——9月23日)共30天,最为凶险!

这30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波动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

所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而这样的昼夜温差,最受影响的就是:

“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爆发!”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

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



诗词君为防大家“一冷一热,血压和心血管受不了”,便给大家献上5点妙计,记住这5点,才能过好这凶险30日。

  • 吃得“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与此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比如蔬菜类冬瓜、萝卜、洋葱、芹菜,水果类香蕉、苹果、梨,干货类海带、木耳等...

多吃这些食物,不仅能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不妨把这个菜单转给家里做饭人,让全家都吃的健康一些!



  • 心情“好一点”

《黄帝内经》言:肺在志为悲(忧)。

这时“肺”最容易发生疾病,一旦肺气虚,机体对一些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就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

反过来,悲伤也会进一步伤肺,从而持续表现为无法抑制的忧伤。

因此应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经常登高望远,舒畅胸怀,抛开烦恼,避免悲伤情绪。

  • 喝得“多一点”

这个时候稳定血压除了按揉穴位外,还可以多喝点“药茶”。

比如降压降脂的荷叶茶;扩张血管的黑茶;清火润燥的银夏茶等...天气逐渐干燥,多补充水分,既可以理气润燥,又能平稳血压。

闲暇时,为自己和家人泡上一壶好茶,围炉合饮,闲话家常,生活中的小趣味只增不减,心情好了,身体自然更健康!



  • 睡得“早一点”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这是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

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 穿得“暖一点”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小孩子的,小孩“春捂秋冻”一下更“皮实”,不易生病。

而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 不能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 不能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 不能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

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 不能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 不能重“进”轻“出

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

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 不能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 不能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

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03


出伏凶险,愿你安好

诗词君是为了大家能过好这出伏后的30天操碎了我的小心脏,其实大家之所以不重视是因为不了解,然而,诗词君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向您解释一下:

“为什么这出伏后的30天很关键又很凶险!”

出伏后,截止到秋分之日(9月23日),整整30天,这30天中囊括了一个重要节点:白露。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此时昼夜温差巨大,严重的地方早晚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有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意味着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这段时间人体也更容易被邪气入侵。

等过完白露我们就迎接真正出伏——30天的结束日:秋分!那天,才是真正“开始变冷”的日子!

在这30天里,大家要注意昼夜温差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诗词君把注意事项总结成了一首小诗,送给在乎的你们:

出伏以后,气温渐冷,
多多喝水,上火不扰,
内外温差,四度为好,
大梨熬汤,润燥妙招,
苦味多食,增进食欲,
切莫熬夜,睡眠要好。
愿你一切安好!



今日出伏!
送一份美丽让你不老,
送一份开心让你欢笑,
送一份平安让你逍遥,
送一份梦想让你骄傲,
送一份真情不要回报。

 诗词君祝你:
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
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
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扬扬!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Ut5SzpGQ9cJdxux7F8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