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诗词天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谷雨前后,降雨量增多,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尤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气温逐渐回升,寒凉的天气已经过去,阳光灿烂的日子,温度适宜的天气,姗姗而来了。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细细密密的雨丝,伴随着舒适的和风,悄悄地走进夜幕,柔柔美美地飘洒。 放下手头繁琐事物,迎着细雨去走一走,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与自然物候的迎来送往之间,人们愈发珍惜“天人共好”的绚丽阳春,自此,谷雨三候也随风而至。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
“谷雨三朝看牡丹”,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至清朝道光年间易名为“渔民节”。 今天富裕起来的山东荣城渔民,在谷雨这天仍会隆重举行“祭海”活动,向海神娘娘敬酒,然后扬帆出海捕鱼。
旧时,山西临汾一带谷雨日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名曰“禁蝎”;陕西风翔一带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可见需求量很大; 山东一些地方也有“禁蝎”的民俗。这反映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
北方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陕西白水县谷雨祭祀文祖仓颉,自汉代以来已流传千年。相传,仓颉造字成功,感动了玉皇大帝。 当时人类正遭灾荒,玉皇大帝便命人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每年谷雨节,仓颉庙都要举行传统庙会,人们扭秧歌、跑竹马、耍社火……表达对仓圣的崇敬和怀念。 谈完习俗,诗词君再和大家聊一聊谷雨时节的养生小技巧吧!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气温开始回升,降雨增多,湿气大,天气变化莫测。 因此,谷雨前后,我们应遵循自然节气变化,针对气候特点进行谷雨养生,需防“湿邪”侵袭伤身。 注意开窗通风、加强保暖,不要着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在日常饮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玉米、茯苓、冬瓜、薏米、赤小豆等。
早晚加件衣,“春捂”别捂过头,话说“谷雨寒死老鼠”,说的就是谷雨来,天气忽冷忽热,易感冒,注意保暖。 谷雨节气过后,气温会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但是也要注意保暖。 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寒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日总给人们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时野外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 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游,这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 增加出汗量,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祛湿排毒,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使身体与外界达到平衡。
谷雨节气中,在精神情志养生方面,还要重视精神调养,应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
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恬静的心态,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以防肝火亢动。 谷雨一过,暮春已到,万物生长渐旺,天气也渐热。 最近早晚温差较大,因此要适当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 另外有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还要预防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的发作。





拥抱着春色,满怀的春风,一眼望不尽的绿意,充斥着山林之间。【在愿我们在这个最好的谷雨时节,快乐开怀,好运连连,愉快而无憾的,告别最后的春天,让我们相会于夏季。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I3ODk0OQ==&mid=2247755792&idx=1&sn=d983029cd152acffafd3baf6fd076c3c&chksm=eaa1aedaddd627cc19da1e520a895965457f50a9d4da706eab6559b3cf6c9c9176bd6c86e780&mpshare=1&scene=1&srcid=0420f2t9uqT1e63iY5pxLfPe&sharer_sharetime=1650404985275&sharer_shareid=3759e075205c4aab012a766dbe010cc6#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