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时间:2009-07-01
媒体来源:石家庄铁道学院校报电子版,第342期,第01版
近日,笔者就推动学院科学发展问题,走访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院长、无党派人士赵正旭教授。
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学习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因为理念的进步意味着正确的工作思路和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必须要敢于担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赵正旭教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赵正旭教授是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英国Derby等多家大学兼职教授,在联合国开发署、世界计算机学会技术委员会等多个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成功指导了56名博士和 5名 博 士 后 ; 荣 获 世 界MARQUIS科技荣誉奖、英国电力工程师协会最佳研究奖、英国剑桥国际技术荣誉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9篇),出版专著(译著)5部。目前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总装备部项目等科研课题9项,经费达500余万元。去年10月,我院引进了这位"重量级"人物,出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院长。
长期的海外生活,赵正旭教授不仅带回了国际最前沿的科研信息,还带回了新的科研理念。赵正旭教授深有感触地说:"现代科研理念最重要的是信息与资源共享。在国外做项目,常常是若干个大学、院所甚至跨国的大合作。一个项目的成功不是某个学校、某个实验室的成功,而是所有优势资源大集成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科研资料、设备和成果的公开与共享,很容易使若干个学科联合起来,形成团队精神和良性竞争,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计信分院院长,赵正旭表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头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是一种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的体现。"分院党总支书记白自立介绍说,赵正旭院长不仅做到财务与分配公正、公开和透明,而且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出资购买了11台电脑,还把学院的人才奖励基金,科研启动经费用在了分院青年教师的科研培养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影响着团队成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
构建“科研大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在接受采访时,赵正旭对计信分院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直言不讳:"在学科和科研方面存在研究方向分散、定位不准和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为此,在认真梳理、充分分析论证分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群优势的基础上,明确了四个特色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调整了机构设置与人员结构,撤掉了研究所,整合了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成立了学术交流与对外服务办公室,各系、室的人员重新进行了调配;重新分布了各部门的办公、教学空间和地点,并利用所辖的空间成立了3个课题研究室,能同时进驻6个项目组开展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目前正在实施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搭建教学、科研、服务、管理于一体的共享平台。通过学科方向的凝练和科研资源的整合,"科研大平台"初见端倪。
为营造具有社会影响、学术渗透、教学主导、科研源头、人才聚集的学术氛围,赵正旭教授和分院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广大教职工开展了"河北省高校电子信息创新高地"建设,选派分院教师参加国内《飞思卡尔论坛》、《虚拟现实技术研讨》、《计算机研究会年会》、《高校实训基地的考察和研讨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为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他逐个发出邀请信300多份,介绍铁道学院的科研环境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作的《我国探月计划及深空探测新进展》讲座;同时还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指挥中心达成了科研与合作意向。分院初步形成了"关注基础,有利发展、相对稳定"的国内领先的学科发展思路。
目前,赵正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开创了分院承担国家级项目、基金项目的先河。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计信分院共承担国家、省部级重点课题 20多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专著、教材29部;发表SCI、EI、ISTP等三大检索论文74篇。在学院"申博"工作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列为支撑学科,以赵正旭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一支基础厚、水平高、结构好的学术梯队渐渐形成。
打造先进的"数字校园"
信息平台赵正旭教授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和应用"是自己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他带领计信分院人员,经过深入调研和集体论证,与兄弟单位一起正式启动了数字校园的建设项目,为学院校园的长远规划、建设和维护提供一个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目前,分院已组织专门的队伍和兄弟单位一起,正在把现有的院内建筑、景观、道路做成数字沙盘,制作可以从各个视角、各个方向来再现、浏览、定位,真正实现的三维虚拟仿真系统。与此同时,和后勤、基建联合,把学院建筑的内部结构、水、暖、电、网络、通讯以及院内公共区域的上下水、供热管道、供电、网络、电话线路全部数字化,实现模拟进入指定房间部位,来掌握和使用校园管理数字模拟平台……"提起校园数字化建设,赵正旭如数家珍。
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信息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最后,赵正旭教授充满信心道出“学科发展蓝图”:三年内要建成一个国内先进的 “虚拟现实实验中心”,力争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省内领先的软件工程实验室,成为面向省内(争取国内和国外)服务的软件开发信息港,形成人才培养以及质量控制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成河北省重点学科,取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围绕重点学科,建立2个国内先进的科研方向:虚拟工程与可视化、工程信息组织;2个省内领先的科研方向:应用于工程和管理领域的软件系统协作开发、数字媒体与动画技术。建设6大实验平台: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平台、教学研究实验平台和网络存储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承办1-2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学术论坛,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原文链接:http://baoshe.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19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