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

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 工作目标 以国家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为引领,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省产业转型的战略需求,依托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科技设施,针对七大新兴产业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农林水利、测绘勘探、气象预报、森林防火、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救援、矿山安全、平安校园、旅游出行、弱势群体关爱、智慧消防、智慧人防、智慧城市、司法矫正等方面推动与北斗卫星导航服务的深度融合,坚持自主创新,攻克技术难题,开展北斗行业示范。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将实验室建设成具有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在数据科学和卫星导航信息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河北省大数据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巨人计划项目编号:冀办字 [2018] 33号 英文标注:the third batch of innovation teams and leading talents plan, funding number “JIZIBAN [2018]33” (Hebe “JIZIBAN [2018]33” (Hebei, China). 立项证明:关于印发河北省“巨人计划”第三批创新创业团队及领军人才名单的通知 五年工作规划 1.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计划在五年引进6-10名软件工程、网络技术、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博士、教授等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


  

 


工作目标

以国家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为引领,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省产业转型的战略需求,依托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科技设施,针对七大新兴产业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农林水利、测绘勘探、气象预报、森林防火、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救援、矿山安全、平安校园、旅游出行、弱势群体关爱、智慧消防、智慧人防、智慧城市、司法矫正等方面推动与北斗卫星导航服务的深度融合,坚持自主创新,攻克技术难题,开展北斗行业示范。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将实验室建设成具有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在数据科学和卫星导航信息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河北省大数据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巨人计划项目编号:冀办字 [2018] 33号

英文标注:the third batch of innovation teams and leading talents plan, funding number “JIZIBAN [2018]33” (Hebe “JIZIBAN [2018]33” (Hebei, China).

立项证明:关于印发河北省“巨人计划”第三批创新创业团队及领军人才名单的通知

五年工作规划

1.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计划在五年引进6-10名软件工程、网络技术、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博士、教授等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2.积极承揽科研项目,参加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增强团队的科研实力和实战工程能力,计划在五年内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20项,并在完成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的基础上,积极承揽横向课题和对外技术服务,力争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以上。争取在五年内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篇以上,被SCI、EI等收录80篇以上,申请国家专利10项左右。培养博士15名、硕士100名以上。

3.强化信息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为研究生的培养和科研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争取在五年内补充部分卫星导航、信息采集、监测控制、空天信息组织、大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系统和试验设备;新增北斗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开发系统、符合GJB9001B和GJB9001C标准的航天信息系统测试研究平台和软件工程开发平台。使实验室的仪器以及软硬件设备总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

4.强化产学研结合,搭建北斗产业军民协同创新中心平台,推动产业化发展。按照产学研用结合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与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强化资源整合,盘活用好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增量资源,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在北斗卫星导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立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促进北斗卫星资源共建共用,推动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力争建立1-2个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研发基地,实现3-5项北斗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和系统单元的产业化。

5.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在北斗卫星导航服务和大数据产业资源的利用方面开拓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交流,建立1-2个中外合作平台。为京津冀区域的信息产业“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国际化应用,为北斗系统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

团队核心人员

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信息工程、测控工程、电气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组织等多学科相结合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目前有35名固定工作人员,其中45岁以下青年骨干成员23人,平均年龄41岁;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8人,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成员29人;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及知识结构合理,勇于创新,以高层次人才为主力军的研究队伍。

1.赵正旭,男,60岁,合作与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第四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FRSA),英国Derby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北京航天飞行控制指挥中心特聘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部车辆试验研究所特聘顾问专家,中国国防科技实验室专家库成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专家库成员等,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特聘专家;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首批百人计划入选者,石家庄市华侨联谊会副会长。兼任联合国开发署高级技术顾问,世界计算机学会技术委员会评审委员,世界电子电力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美国高科技学会(AAAS)会员,英国计算机学会(BCS)会员,英国工程委注册工程师(CEng),英国工程委注册计算机信息技术专家(CITP)。香港高校教育资助委员会特约国际评审员,加拿大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员,英国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员,英国虚拟现实特别工作组(UKVRSIG)成员等职务。留英学者自动化与计算机应用科学学会理事并担任多家国际技术杂志的编辑和评审工作。

2.刘展威,男,46岁,工学硕士学位,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教授;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复杂网络实验室主任;从事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国产学研促进会理事。

3.孙晓云,女,49岁,工学博士学位,电气工程专业,教授;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位置导航与监控技术、信号处理、矿山安全监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4.王学军,男,52岁,工学硕士学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授;现任河北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从事信息组织、数字图像处理、网络数据库和远程教育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5.吕希奎,男,41岁,工学博士学位,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教授;从事道路勘测设计现代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选线设计理论与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

6.王兴举,男,39岁,工学博士学位,测控工程专业,教授;现任河北省交通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应急交通、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解析、交通运输管理与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

7.郭阳,男,30岁,工学博士学位,机械工程专业,副教授;现任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与石家庄铁道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河北省北斗导航可视化产业技术研究院(筹)院长;从事复杂网络技术,信息组织,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GJB5000A-2008方面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8.王书海,男,51岁,工学博士学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授;从事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智能教学系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河北省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原铁道部铁路信息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9.段晓晨,男,58岁,管理学博士学位,工程管理专业,教授;现任河北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从事非线性复杂系统虚拟可视化管理、工程经济与造价智能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

团队成员经费使用

巨人计划团队成员经费使用说明:按照经费总额和团队成员人数计算,本计划里团队成员人均使用经费不超过5万元。欢迎大家在相关科研方面按照这个额度从本计划的经费开支,报销开支时项目负责人:赵正旭。开支报销内容应符合这个计划的考核要求,所以请大家在科研成果方面,如论文,著作,专利,奖项等方面尽量挂靠于本计划以及专业方向: 国防军用软件、国产信息产业、军民融合三个方面。具体项目名称: 河北省‘’巨人计划"第三批创新创业团队。谢谢大家的配合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