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金鼠旧岁去,祝语千万迎玉牛。2月1日下午,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年度总结会议在现代教育中心210会议室召开,研究所全体老师、2019级博士研究生和七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赵正旭教授主持,周悦、郑新新记录。

参会人员共同交流
首先,郭阳老师介绍了未来对复杂构件结构的设计方法研究、大规模场景分布式实时渲染研究和空天信息处理技术及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三个方向,设定了2021年关于论文、专著撰写、科研项目、省部级奖励、优青项目申报和重点实验室获批的工作目标。郭老师的规划和目标紧贴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建设,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为研究所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

郭阳老师总结个人工作
然后,张庆海老师围绕研究所二期建设规划、专业学科建设和FAST天眼联动模型搭建三方面进行介绍。研究所的空间拓展、布局完善和设备智能化提升为科研项目的执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学科建设上,2020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成功申请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和空间装备与检测二级博士点,未来研究所将围绕产学融合、企业介入、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构建“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成为山东省特色专业。谈到FAST天眼联动模型,张老师计划以博士带领硕士、硕士带领本科的模式进行搭建,最终实现FAST天眼的实时联动。

张庆海老师总结发言
接着是卢石磊老师和信寄遥老师的工作总结与规划以及刘甜博士的论文开题工作汇报。卢老师和信老师总结汇报了2020年工作期间科研项目以及研究所日常事务开展等相关事宜,反思了自己工作中存在不足,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刘甜博士就论文方向详细介绍了关于空间碎片数据共享、国产系统等方面的看法。

卢石磊老师发言

寄遥老师发言

刘甜博士发言
最后赵正旭教授针对研究所建设、2021年规划以及本人研究方向进行详细介绍。在整体工作安排上,赵正旭教授着眼于研究所未来发展,针对专业建设、平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个人科研情况三方面内容进行介绍,大家对非可及环境的镜像孪生中物理环境和数字环境的关系、非可及环境中的传感器种类和扮演角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赵正旭教授的讲解让师生们如沐春风,极大地激发了师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干劲儿,也为实验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赵正旭教授总结发言
会议的最后各位老师们分享了博士和硕士学习中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技巧,强调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春节留青的工作生活。本次年终总结会议总结了实验室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反思了师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师生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实验室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卢石磊、康克松、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