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星期六),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2018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青岛理工大学现代教育中心210会议室举行。

答辩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张常有教授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分别为天津大学李亮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张庆海副教授、石家庄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耿岩鹏高级工程师、济南大学于刚博士,青岛理工大学卢石磊老师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此外,研究所部分老师以及全体研究生也列席了本次答辩会。
上午八点半,答辩委员会主席张常有教授宣布答辩会正式开始,并隆重介绍了各位答辩委员。5名硕士研究生(3名工学硕士研究生和2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分别从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5个方面依次对他们的硕士论文进行详细介绍,并认真回答了各位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
李明超,工学硕士,论文题目为《MMS分析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建立了MMS服务的Petri网模型,分析网模型性质。以机械臂网络通信控制系统为例,设计开发了基于MMS的系统原型,实现了MMS-WEB服务,通过MMS与OPC UA性能对比,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武鹏伟,工学硕士,论文题目为《并联机构数字孪生系统架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基于数字孪生理论,设计了一种柔性牵引并联机构的数字孪生模型,基于OPC UA协议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发送、传输等功能;设计了多电机协同控制算法,实现了并联机构的自动化控制,开发了原型系统,并实验验证了可行性。
徐棚,工学硕士,论文题目为《容器技术在国产操作系统环境中软件部署研究》,论文结合国产操作系统环境中软件部署需求,提出了基于Docker的软件部署方案,在国产操作系统上运用容器技术,实现了开源软件安装、卸载、运行等功能,设计了客户端用户交互图形界面。选择4款软件部署为案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周悦,工程硕士,论文题目为《旋转式显示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设计了一种图像取模解析和旋转式显示控制算法,实现了转速自适应显示控制方法和动态全彩三维图像显示功能,设计了一种圆面型旋转式显示系统方案,并实现了原型系统。通过三维图像的旋转式成像质量评价,系统达到预期效果。
李昆昆,工程硕士,论文题目为《超大型三维场景模型分布式实时渲染技术研究》,论文针对三维场景模型的数据量庞大问题,选用了合理的数据结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锥体切分的任务分配方式,设计了分布式实时渲染系统,结合超过千万级三角面的FAST三维场景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答辩委员会专家听取了各位同学的论文介绍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各位答辩同学认真回答了专家们提出的问题。
最后,答辩委员会认为5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达到了国务院学位条例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答辩委员会经过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李明超、武鹏伟、徐棚三位同学工学硕士学位,授予周悦、李昆昆两位同学工程硕士学位,并对5位答辩同学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祝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