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大西南的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中,有这样一个“超级工程”,就是“中国天眼”,“中国天眼”其实是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 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绿水村“大窝凼”洼地,距平塘县城约84公里,距贵阳市区约150公里,任何人进出天眼的核心区域都要经过两道严格的安检。那么,超级工程“中国天眼”为何选址贵州平塘呢?带着诸多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眼的选址过程。
1994 年,国家天文台通过遥感技术,欲寻找一个适合修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台址的洼地,当时遥感到 200 米以上口径的洼地有 900 个。
国家天文台从中筛选出 390 个,通过分析、建模等因素后,留下了 82 个洼地成为重点考察对象,对每一个洼地进行实地勘察,最后按顺序排了 13 个洼地。
这些洼地主要都是喀斯特洼地的地形,集中分布于贵州黔南州、黔西南州与安顺市境内,平塘克度镇绿水村 " 大窝凼 " 洼地也被列在其中。
之所以选址“大窝凼”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地貌最接近FAST的造型,工程开挖量最小;二是这里的喀斯特地质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不会在表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三是射电望远镜需要一处“静土”,“大窝凼”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无线电环境理想。
2006年,FAST项目最终决定落户平塘大窝凼。
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
2011年3月开工建设。
2016年9月25日建成。
中国天眼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有 30 个足球场那么大,拥有 6770 根主索和 4450 块反射面板,名副其实的 " 超级工程 "!截至2018年9月12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有望2019年下半年完成验收并向全国天文学家开放使用。期待“中国天眼”在今后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成后的“中国天眼”

平塘克度镇绿水村 " 大窝凼 "

“中国天眼”开始施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