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介绍组织培训的基本流程,重点解读了GJB
5000A三级OT过程域对于组织培训的要求。基于GJB
5000A三级组织培训(OT)过程域的要求,分析了组织培训的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根据相关实施要点,并通过一段时间的组织培训实践,提高了整个组织的软件工程化水平和软件开发能力。
关键词:GJB 5000A;组织培训(OT)过程域;培训流程;实施要点;测量分析(MA)过程域
0 引言
组织培训是提高一个组织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组织培训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同时,得到培训并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也是员工应享有的权益,能否参加培训也是考量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一个优秀的组织必须重视组织培训的重要性[1]。
GJB 5000A是装备发展部提出的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GJB 5000A三级中OT过程域即为组织培训过程域。通过实施GJB 5000A三级,覆盖 OT过程域的每一个专用目标和专用实践,有效提高组织培训的能力。
1 组织培训基本流程
一般而言,不同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组织一次组织层面的培训过程略有差异,但大体上需要经历以下4个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

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是掌握参与培训人员所处的岗位及其自身技能状况,而后根据其所处岗位对于工作技能的要求,找出自身能力与工作技能之间的差距,从而梳理出组织培训的需求,并得出具体可测量的培训目标。
培训设计即根据之前分析出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计划中包含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培训老师和培训考核方式等信息。计划越详细、可实施性越高越好,计划也会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培训的实施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制定的培训计划来实施培训活动。培训实施的重点在于保证培训的参与率和有效性,使得培训对象能不被外界干扰,以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
效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之前的所有工作是否有效、与预期目的基本一致甚至超出预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参培人员对于培训的反馈;通过考试来检验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观察培训是否对工作有促进作用。
2 GJB 5000A三级OT过程域要求
GJB 5000A三级OT过程域目的是开发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以便他们能有效且高效地履行角色[2]。OT过程域包含2个专用目标和7个专用实践,其过程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中,专用目标1主要描述了组织能力的构建;专用目标2主要描述了组织培训的实施过程。2个专用目标及其包含的专用实践分别产生不同的工作产品集。
3 结合标准实施要点
OT过程域的结构完全覆盖了一般组织培训的基本过程,并对组织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具体就各专用实践进行阐述。
3.1 建立战略培训需要
OT过程域所要求的培训需求主要来源于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从组织发展战略目标的角度来看,战略培训主要是为了配合完成组织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个长期策划。因此,战略培训需要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稳定性。
3.2 确定培训需要
OT过程域是组织级的培训,因此,除了战略培训需求外,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门还需整理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组上报的培训需要,以识别公共的培训需要,并将其作为组织的培训需要。项目组或部门特有的培训需要,由自身负责。
3.3 制定组织培训战术计划
战术计划是短期的,且需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动态进行调整。战术计划一定要考虑周全,涵盖到计划实施时所需的各种资源。战术计划具有动态性,可根据单位科研生产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3.4 建立培训能力
关于培训能力的建立方法,一般分为“送出去”和“请进来”2种。“送出去”是将参与培训的学员统一送到外部培训机构接受培训。这种模式下,培训学员一般会离开单位,无法亲赴现场处理单位正常或突发的科研生产任务。“请进来”又可细分为2种方式:1)单位自己内部培养专家,给单位内部员工授课;2)请单位以外的专家,于单位内组织单位员工集体参与课程。
3.5 交付培训
交付培训专用实践即实施培训课程。培训课程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但要符合之前的战术培训计划。从大量国内外培训实践来看,培训最好脱岗,工作岗位是最差的培训地点,因为在岗培训容易因被打扰而中断了进程;被工作中的日常任务拖累,不能完全投入培训[3]。
3.6 建立培训记录
组织培训是一项重要的组织活动,需将其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培训记录作为组织资产库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也需及时更新到组织资产库中。组织的不断进步,离不开组织资产库的建设。培训记录的建立要做到完整、一致、及时。
3.7 评估培训的有效性
培训的目的在于满足组织需要、可以有效地推进工作、提高整个组织的各项能力。因此,评价培训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则需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估。OT过程域对于培训有效性的评估应从短、中、长
3个时期来考量。短期来看,可通过对培训考试、培训后满意度调查来验证培训的有效性;中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内,参加培训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状态是否与战术计划描述的预期效果一致来衡量;长期来看,观察整个组织的运行情况,整个组织的管理和工程能力是否均有持续性的提高,发展趋势是否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4 实施注意事项
4.1 培训基于组织级别
OT过程域是对组织级的培训作要求。个别项目或单独部门内部的培训由项目组内部或部门内部策划、组织完成,OT过程域不作要求。但组织培训的需求部分来源于各项目组或者各部门的共性培训需求,因此,组织培训对于项目组或部门内部而言有很大的帮助。
4.2 组织培训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的符合
部分单位在识别培训需求时,没有充分参考组织的战略目标。因此,相应的培训需求会与组织战略目标不太吻合,即过分低于或高于组织的战略目标,或与组织战略目标方向相偏离。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培训也是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活动之一,归根结底是为了组织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4.3 OT过程域与MA过程域的结合
过去粗放的培训只是简单地通知培训、签到、宣讲、考试这一简单的过程。对于培训的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均难以量化。尤其是仅通过考试结果,难以反映培训的效果。而根据
GJB
5000A二级MA过程域的思路,依据培训计划设定测量目标,而后根据培训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与分析,并对全过程进行跟踪和把控,这样才能更好地得出培训的效果分析。
4.4 培训效果的观察方法
学员的培训效果可以从培训反应、所学知识、职业行为3个方面来观察。职业行为是培训之后的中长期职业表现,其观察角度更有意义。具体可以通过控制组试验的方法来进行观察,即同时使用一个参加培训的试验组和一个没有参加培训的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接收培训前后的数据和对照组在相应工作时间前后的数据,排除其他影响因素,从而确定培训的效果[4]。
4.5 培训结果对于组织资产的贡献
培训对于组织的贡献不仅仅是参与培训人员知识的提高,而是每一次培训的组织方式、组织资源配置等均要纳入组织资产库的更新中。培训的效果不一定都会成功,也会存在大量培训失效或失败的情况,且失败的教训和总结也应该纳入资产库中。
4.6 与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有所差异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通过持续学习充分发挥所有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组织[5-6]。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在于一种文化的建立和构造,而组织培训的重点在于组织层面对于培训活动的计划和实施。二者名称接近,但内容存在差异。
5 结论
有效的组织培训可提高整个组织的软件工程化水平和软件开发能力。本文从GJB
5000A三级出发,重点对OT过程域的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提高整个组织的培训能力。与此同时,组织培训也是因组织而异、因人而异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使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为组织软件工程化的改进提供帮助。
[1] RICHARD L D, DOROTHY M.管理学原理[M].高增安, 张璐, 马永红, 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2] 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 GJB 5000A—2008[S].2008.
[3] 拉尔夫·L·克利姆, 欧文·S·卢丁, 著.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M].石力, 李可, 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4] DESSLER G, HUAT T C, 著.赵曙明, 高素英, 译.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5] ROBBINS S P, JUDGE T A, 著.郑晓明, 译.组织行为学精要[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6] 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 19580—2012[S].2012.
Implementation of GJB 5000A Three-level OT Process Area
(The No.723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Jiangsu Yangzhou 225101, China)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the basic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in the three-level OT process
area of GJB 5000A are explained.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hree-level OT process area of GJB 5000A, the key points and precautions
of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are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key points of
the paper, and through a period of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practice,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level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the
whole organization are improved.
Key words: GJB
5000A;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OT) process area; training
process;implementing key points;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MA) process
area
DOI:10.14141/j.31-1981.2020.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