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了极具突破性的一章。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将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的过程中,通过三维可视化系统平台,精彩的飞天之旅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世界观众面前。“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具有人工化、轨道复杂、载人飞行、时间较长等特点,为可视化系统平台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此外,系统平台涵盖了火箭点火与发射、上升段、转移段等各个阶段的可视化控制。由于“神舟九号”是载人飞船,对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成员仔细对可视化系统平台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安全性、可靠性检查,对整个系统近300万行代码进行重新梳理,进行各种系统测试和整体测试上百次,千方百计地做好各种风险识别和规避工作。本次任务中最重要的环节——手动交会对接也对可视化系统平台提出更高要求。“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无人对接主要依靠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完成,可视化系统平台只需实时处理控制中心的指令。而手动对接,要求系统平台增加一个参考维数,把“神舟九号”飞船中航天员的操控信息纳入到系统数据中。针对这一需要对系统反复修改完善,使可视化系统同步处理数据的能力大大增强。